SCI論文(共 11篇) |
序號 |
論文題目 |
第一作者 |
期刊名稱 |
1 |
Film mulched furrow-ridge water harvesting planting improves agronomic productivity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Rainfed Areas |
樊廷錄 |
《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》(小類2區) |
2 |
Complexation of capsaicin with hydroxypropyl-β-cyclodextrin and its analytical application |
黃 錚 |
《Spectrochimica Acta》 (小類2區) |
3 |
Oil Extraction and Evaluation from Yellow Horn Using a Microwave-Assisted Aqueous Saline Process |
黃玉龍 |
《Molecules》(小類3區) |
4 |
Research on the Callus Formation Conditions of the Codonopsis pilosula Induced by Nano-TiO2 |
趙 瑛 |
Journal of Biobased Materials and Bioenergy (小類4區) |
5 |
Effects of Liquid Nano-Carbon Biological Fertilizer o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s and Yield of Chinese Cabbage |
趙 瑛 |
《Journal of Biobased Materials and Bioenergy》(小類4區) |
6 |
Fecundity of the parental and fitness of the F1 populations of corn earworm from refuge ears of seed blend plantings with Genuity? SmartStax? maize |
郭建國 |
《crop protection 》(小類3區) |
7 |
An Approach to Improve Soil Quality: a Case Study of Straw Incorporation with a Decomposer Under Full Film-Mulched Ridge-Furrow Tillage on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, China |
楊封科 |
《Journal of 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》(小類3區) |
8 |
Root restriction effects of nectarines grown in a non-arable land greenhouse |
王 鴻 |
《Scientia Horticulturae》(小類3區) |
9 |
Analysis of microbial diversity in apple vinegar fermentation process through 16s rDNA sequencing |
宋 娟 |
《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》(小類4區) |
10 |
Syntheses, Structures, Luminescence, and Gas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Two New Heterometallic Complexes Involving Alkaline Earth Metals (Ca, Ba) |
張愛琴 |
《Z. Anorg. Allg. Chem》(小類4區) |
11 |
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salt ions in the surface water of Shule River Valley in Gansu Province |
郭全恩 |
《Water Science & Technology: water supply》(小類4區) |
CSCD來源期刊論文(共 68篇) |
序號 |
論文題目 |
第一作者 |
期刊名稱 |
1 |
黃土高原黑壚土施肥的作物累積產量及土壤肥力貢獻 |
俄勝哲 |
《土壤學報》 |
2 |
有機物料對灌漠土結合態腐殖質及其組分的影響 |
俄勝哲 |
《土壤學報》 |
3 |
密度和施氮量互作對全膜雙壟溝播玉米產量、氮肥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|
張平良 |
《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》 |
4 |
灌溉定額和綠肥交互作用對小麥/玉米帶田產量和養分利用的影響 |
袁金華 |
《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》 |
5 |
化肥與有機肥或秸稈配施提高隴東旱塬黑壚土上小麥、玉米產量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|
王 婷 |
《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》 |
6 |
土壤培肥與覆膜壟作對土壤養分、玉米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|
楊封科 |
《應用生態學報》 |
7 |
覆蓋對西北旱地春小麥旗葉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的調控 |
侯慧芝 |
《應用生態學報》 |
8 |
不同有機肥對砂田西瓜產量、品質和養分吸收的影響 |
杜少平 |
《應用生態學報》 |
9 |
深松和秸稈還田對甘肅引黃灌區土壤物理性狀和玉米生產的影響 |
溫美娟 |
《應用生態學報》 |
10 |
生物有機肥對連作當歸根際土壤細菌群落結構和根腐病的影響 |
王文麗 |
《應用生態學報》 |
11 |
耕作方式對甘肅引黃灌區灌耕灰鈣土團聚體分布及穩定性的影響 |
霍 琳 |
《應用生態學報》 |
12 |
氮素用量對膜下滴灌甜瓜產量以及氮素平衡、硝態氮累積的影響 |
薛 亮 |
《中國農業科學》 |
13 |
施氮水平對旱塬覆沙蘋果園土壤酶活性及果實品質的影響 |
任 靜 |
《農業工程學報》 |
14 |
不同耕作措施對甘肅引黃灌區耕地土壤有機碳的影響 |
楊思存 |
《農業工程學報》 |
15 |
不同溶質及礦化度對土壤溶液鹽離子的影響 |
郭全恩 |
《農業工程學報》 |
16 |
不同品種藜麥幼苗對干旱復水的生理響應 |
劉文瑜 |
《草業科學》 |
17 |
種植密度對不同品種青貯玉米生物產量和品質的影響 |
王曉娟 |
《草業科學》 |
18 |
旱塬區全生物降解地膜覆蓋對冬小麥生長發育的影響 |
趙 剛 |
《干旱區研究》 |
19 |
干裝蘋果罐頭減壓預抽輔助堿性鈣處理工藝優化 |
張海燕 |
《食品科學》 |
20 |
草銨膦對轉基因抗草銨膦馬鈴薯田間雜草的防效及安全性評價 |
賈小霞 |
《核農學報》 |
21 |
12C6+重離子束輻照玉米后代的生物學效應 |
周文期 |
《核農學報》 |
22 |
《基于比較優勢理論的甘肅省主要畜產品生產區域結構研究》 |
馬麗榮 |
《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》 |
23 |
《甘肅省草食畜牧業發展現狀及生態循環發展措施》 |
王建連 |
《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》 |
24 |
栽培方式對光敏型高丹草營養成分含量與產量的影響 |
何振富 |
《草業學報》 |
25 |
膜下秸稈還田添加腐解劑對旱地土壤 碳氮積累及土壤肥力性狀的影響 |
楊封科 |
《草業學報》 |
26 |
秸稈還田與氮肥減施對旱地春玉米產量及生理指標的影響 |
張建軍 |
《草業學報》 |
27 |
施肥和地膜覆蓋對黃土高原旱地冬小麥籽粒品質和產量的影響 |
張禮軍 |
《草業學報》 |
28 |
西北地區和尚頭小麥遺傳多樣性及農藝性狀的關聯分析 |
張彥軍 |
《草業學報》 |
29 |
不同胡麻品種TAG合成途徑關鍵基因表達與含油量、脂肪酸組分的相關性分析 |
李聞娟 |
《草業學報》 |
30 |
《甘肅馬鈴薯省域競爭力分析》 |
李紅霞 |
《干旱區資源與環境》 |
31 |
胡麻品種苗期抗旱性綜合鑒定與評價 |
趙 利 |
《干旱區資源與環境》 |
32 |
減氮追施和增密對全膜覆蓋壟上微溝馬鈴薯水分利用及生長的影響 |
于顯楓 |
《作物學報》 |
33 |
旱地全膜覆土穴播蕎麥田土壤水熱及產量效應研究 |
方彥杰 |
《作物學報》 |
34 |
AtDREB1A基因過量表達對馬鈴薯生長及抗非生物脅迫基因表達的影響 |
賈小霞 |
《作物學報》 |
35 |
普通小麥“Holdfast”條銹病成株抗性 QTL 定位 |
楊芳萍 |
《作物學報》 |
36 |
一個新的玉米 silky1 基因等位突變體的遺傳分析與分子鑒定 |
王曉娟 |
《作物學報》 |
37 |
株行距配置連作對黃土旱塬覆膜春玉米土壤水分和產量的影響 |
王 磊 |
《水土保持學報》 |
38 |
生物質炭中鹽基離子存在形態及其與改良酸性土壤的關系 |
袁金華 |
《土壤》 |
39 |
玉米莖腐病研究進展 |
郭 成 |
《植物遺傳資源學報》 |
40 |
甘肅省冬小麥抗條銹菌CYR34 育種策略 |
曹世勤 |
《植物遺傳資源學報》 |
41 |
降雨和風干對玉米秸稈青貯品質的影響 |
劉立山 |
《中國草地學報》 |
42 |
刈割次數對甘肅慶陽地區光敏型高丹草產量及品質的影響 |
何振富 |
《中國草地學報》 |
43 |
桃不同樹形的冠層特征及對果實產量、品質的影響 |
牛茹萱 |
《果樹學報》 |
44 |
無核葡萄新品種“紫豐”的選育 |
郝 燕 |
《果樹學報》 |
45 |
晚熟梨新品種甘梨3號選育 |
王 瑋 |
《果樹學報》 |
46 |
桃硬枝扦插生根機理研究進展 |
張 帆 |
《植物生理學報》 |
47 |
不同陳釀時間蘋果白蘭地主要香氣成分變化分析 |
曾朝珍 |
《食品科學技術學報》 |
48 |
“不同施肥處理對日光溫室內土壤微生物數量與酶活性的影響” |
李寬瑩 |
《西北林學院學報》 |
49 |
不同生長調節劑對夏黑葡萄果實大小及品質的影響 |
王玉安 |
《西北林學院學報》 |
50 |
甘肅枸杞炭疽病菌對4種甾醇脫甲基抑制劑(DMIS)的敏感性 |
張海英 |
《農藥學學報》 |
51 |
馬鈴薯花殺螨活性成分分離、鑒定及其殺螨活性 |
王玉靈 |
《農藥學學報》 |
52 |
甘肅省甜瓜黃萎病的病原鑒定 |
何蘇琴 |
《微生物學通報》 |
53 |
萵筍炭疽病病原鑒定 |
白 濱 |
《微生物學通報》 |
54 |
甘肅省玉米大斑病菌對丙環唑和腈菌唑敏感性評價 |
郭建國 |
《玉米科學》 |
55 |
629份國內外玉米種質及雜交種對絲黑穗病的抗性評價 |
王春明 |
《草地學報》 |
56 |
混菌發酵體系中異常漢遜酵母生長抑制機制研究 |
曾朝珍 |
《中國農業科技導報》 |
57 |
轉GhABF2基因馬鈴薯植株的獲得及抗旱性分析 |
裴懷弟 |
《中國農業科技導報》 |
58 |
尖孢鐮孢菌對抗病和感病黃瓜幼苗生長及葉片游離氨基酸的影響 |
李亞莉 |
《中國農業科技導報》 |
59 |
覆膜與鉀肥互作對油葵產量和鉀肥利用效率的影響 |
張平良 |
《中國油料作物學報》 |
60 |
亞麻白粉病研究進展 |
王 煒 |
《中國油料作物學報》 |
61 |
胡麻殘茬水提液化感自毒作用研究 |
王立光 |
《中國油料作物學報》 |
62 |
利用RNA干擾介導抗病性獲得兼抗四種病毒的轉基因馬鈴薯 |
齊恩芳 |
《植物保護學報》 |
63 |
溫濕度對黃芪根瘤象卵發育歷期及孵化率的影響 |
劉月英 |
《植物保護學報》 |
64 |
青藏高原地區青稞莖基腐病病原菌的群體遺傳多樣性、毒素化學型及其地理分布 |
漆永紅 |
《植物保護學報》 |
65 |
甘肅小麥品質的區域間差異和利用潛力分析 |
張禮軍 |
《麥類作物學報》 |
66 |
甘肅冬小麥品種品質性狀分析與評價 |
周 剛 |
《麥類作物學報》 |
67 |
花藥培養與麥谷蛋白亞基分子標記結合選育小麥新品種的研究 |
王 煒 |
《麥類作物學報》 |
68 |
擬南芥AtNHX6基因啟動子的克隆及表達分析 |
王立光 |
《西北植物學報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