隴薯7號
審定情況:2008年通過甘肅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
2009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
2017年通過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
審定編號:甘審薯2008001
國審薯2009006
粵審薯20170001
品種來源:以莊薯3號為母本,以引進種質資源菲多利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的鮮食、淀粉加工、油炸及全粉加工多用型馬鈴薯品種。原代號L0031-17。
特征特性:晚熟,生育期(出苗至成熟)120天左右,株型半直立,株高80cm左右,幼苗生長勢較強,植株繁茂性中,莖淺紫色,葉片墨綠色,花冠白色,天然結實性弱。結薯集中,單株結薯6~8個,薯塊長橢圓形,黃皮黃肉,芽眼少而極淺,薯形美觀整齊,大中薯重率90.0%。薯塊休眠期長,耐貯藏。薯塊干物質含量26.0%,淀粉含量19.68%,還原糖含量0.17%,粗蛋白含量2.37%,維生素C含量25.2mg/100g,蒸煮食味優,炸片色澤評分95,適合油炸加工。高抗晚疫病,對病毒病有較強的田間抗性。
產量表現:省區試6點平均折合畝產2160.3kg,比統一對照渭薯1號平均增產35.14%,比當地對照平均增產33.35%,產量總評第一位。
栽培要點:1、采用脫毒種薯。2、曬種催芽后切塊播種。3、一般每畝種植3000株左右,旱薄地種植2500株左右。4、要深種厚培土,重施基肥,氮磷配合,早施追肥,地膜覆蓋栽培時,一次性施足底肥,早促快發管理。
適宜范圍:適宜在北方一作區、西南混作區、南方冬作區種植。








